2022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解读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与村庄建设同步规划,与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同步实施,与农村生活污水同步治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实现基本完成农村改厕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工作目标。 2.实施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90%以上的农村常住户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和基本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类县85%以上的农村常住户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类县,结合需求,不提硬性任务,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群众接受能力,在确保质量、优先群众满意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村,探索分步实施、整村推进,做好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工作。 3.基本原则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厕所革命”的要求,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又要结合实际,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避免贪多求快。 ——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科学规划,统筹农村厕所建设、运行和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全过程。倡导以县、乡(镇)为单位,工程化推进规划设计、采购供应、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实行供货、施工、管护一体化改厕模式。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区域特点,结合当地实际,坚持经济可承受,群众能接受,资源能利用,使用能便利,选择不同的厕所建管和粪污处置模式。坚持将乡村规划、农村厕所建造管护、粪污处理和资源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有机结合,一体推进。 ——示范引领、循序推进。率先在一类地区所有县市区和二三类地区13个示范县市区以行政村为实施单元,组合应用改厕模式和粪污处置模式,形成可推广的复合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有序推广应用。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先谋规划、后定方案,因地制宜、选择模式,完善机制、长效运行。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坚决克服短期行为,持之以恒将农村“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二、工程重点内容 (一)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与提升。完成三年行动方案规定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一类县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重点行政村户用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三类县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群众意愿,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改厕数量。 (二)厕所粪污截污纳管处理设施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人口积聚度高且对粪污需求量小的村庄,结合厕所无害化改造,铺设地下污水管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实行污水资源化利用或者集中处置达标排放。经济基础好,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区域面积小,生态环境要求质量高的地区,采用全域截污纳管模式,基本实现县域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规模较为集中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的全量收集、处理或者资源化利用。统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的处理。 (三)厕所粪污清运队伍及储存站点建设。采取单户或者联户式厕所无害化改厕的农户,根据需要,以县或者乡镇为单位选择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或依托现有农村生污垃圾治理第三方,配备吸粪车辆,从事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合理布局建设粪污储存场所,实现厕所粪污与农业生产需求均衡调剂使用。鼓励农户自行清掏资源化利用。 (四)农村厕所的维修与管护站点建设。依托厕所粪污清运站点,开展针对农村厕所的维修管护,按照有办公场所、有专业人员、有管护制度、有管护车辆、有服务电话、有价目明细、有配件工具、有管护台账的要求,发挥清运站点一站多能,开展乡村厕所维修服务,拓展乡村物业管护和服务。 三、工程布局 按照先易后难,先示范后推广的要求,今年主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和二类县推进新的农村改厕任务,率先在一类县市区和二三类地区开展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四、粪污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主要模式 1.污水集中处置模式。城镇(乡)结合部周边村庄,铺设地下污水管道,接入市政工程污水管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和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铺设地下污水管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实行污水集中处置达标排放。 2.市场化服务保障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鼓励畜禽粪污处理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粪污清掏和厕所管护服务,促进农牧结合,实现有序、高效利用。 3.乡村公益性服务模式。对确实无须实行市场化服务保障的,以乡镇为主体,组建多个厕所粪污服务和管护队伍,配备不同规模吸粪车辆和维护管护材料、场所,通过吸粪车到户收集、联户收集等方式,转运农业生产使用。也可以依托村组进行互助式清掏,就近使用。 4.农户自行清掏模式。对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且地形条件复杂,吸粪车进出不便,粪污不宜集中收集的农村改厕户,鼓励引导改厕户自行清掏经无害化处置的厕所粪污,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 五、实施工作程序 1.项目发布。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当年的工作任务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强度,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公开支持的事项,由各地根据支持重点和支持的内容,结合当地情况,以县为单位实事求是组织申报。其中一类县中央财政整村推进奖补资金已经下达各地,要求在全域范围内厕所开展粪污清掏和资源化利用。支持二三类地区13个示范县市区开展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 2.自愿申报。项目建设任务由县根据当年任务量和财政支持的力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行自主申报,经过市审核后,于本年度的12月底之前,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备案。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全覆盖。重点支持在二三类地区以县域范围内按工程化思维,开展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主体全过程或多环节一体化设计施工和管护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3.项目核准。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各市意见,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方面专家,对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必要的审核。经专家组审核后,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各地报送情况,按照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比例确定各县实施的项目数量。 4.实施补助。省农业农村厅汇总各地工程项目申报审批情况和工程建设验收合格数量,形成资金分配建议报送省财政厅。省财政厅统筹考虑省农业农村厅资金分配建议并按照因素法分配下达财政奖补资金。 5.评估验收。项目建设完工,镇村自验后,报县农业农村部门,由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统一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汇总后报市农业农村部门;市农业农村部门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复查,并将所属单位验收情况及复查结果书面报送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相关专家队伍按不低于5%的比例进行抽查。抽查复核结果作为资金下发依据,不合格的不予资金奖补。 六、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建立健全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级党委政府要发挥好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政策引导、规划引领、方案制定、项目落实、资金筹措、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监督监管等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乡镇、村负责人要亲自上手,抓村带户、发动群众,具体组织实施。 (二)系统谋划项目。要精确掌握乡村厕所改造和污水治理的基本底数,科学设计项目方案,要将农村户厕改造、改厕整村推进、建设污水处置设施、完善管护运营机制等方面,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同步推进。要按照先易后难,做好项目储备。 (三)加强资金保障。支持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建立健全各级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村民付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采用购买服务等模式参与工程项目建设。 (四)注重群众参与。要充分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于工作推进全过程。要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尊重群众意愿、维护农民权益,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厕所改造和管护。 (五)完善长效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评估和考核验收办法。进一步夯实镇村管护责任,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管护标准。强化工程项目的工作调度,确保项目建一处、成一处、群众满意一处。 |